今日大盘基本上延续上周五走势,沪指活跃继续震荡反弹走高,震荡盘面热点相对较多,收涨市场赚钱效应也开始有所显现,科技科技、医药医药两大类题材表现活跃。题材
分析认为,表现11月市场进入预期见底后政策的沪指活跃空窗期和外围风险的真空期,而持续加速的震荡资本市场改革将不断超市场预期。企业盈利增速见底已经初现,收涨明年一季度经济底部预期明朗。科技
不过,医药需要注意的题材是,11月7日邮储银行的表现正式打新募资,而根据邮储银行的沪指活跃招股书,预计募资近280亿,是今年A股最大一个的IPO。
盘面上看,行业和题材板块多数飘红,行业板块方面,民航机场板块大涨,医疗、医药、公用事业、保险、水泥建材、木业家具等多个板块涨逾1%,船舶制造板块跌幅居前,国际贸易、环保工程、交运物流等回调走弱。
概念股方面,无线耳机、精准医疗、基因测序、体外诊断、增强现实、华为概念、生物疫苗等表现比较强势,电子烟概念大跌,乳业股、快递、稀土永磁、上海自贸等小幅调整。
截至收盘,沪指涨0.58%,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0.77%,两市合计成交4694.3亿元。
中信建投认为,在当前市场回调反映中国短期滞涨的不利条件下,10月持续推荐的低估值、现金流充沛的蓝筹龙头企业将持续占优。在企业盈利出现边际改善的条件下,中信建投证券预期企业盈利触底并不远,经济活动虽然还在下降,但是根据此前分析,盈利触底改善之后,企业的自发性投资活动将逐步增加,经济弱复苏可期。
招商证券指出,进入11月,短期内市场缺乏明显的催化,市场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需要静候新一轮行情的催化剂。三季报公布完毕,各行业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短期内,CPI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取向于谨慎,市场利率快速上行。由于前期浮盈较多,绝对收益型产品有较强的减持动力。重要股东减持规模较大,年底到明年初迎来解禁高峰。好在11月MSCI再一次扩容,北上资金充当“稳定器”的作用。经济数据贺盈利数据仍相对一般,把握细分景气改善的方向,布局2020年高景气周期成为当下的较优选择。
标签:沪指|震荡|科技|医药题材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评论列表
本报北京2月19日电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2月1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60.8万人次,连续4天超1500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从铁路12306预
2025-05-14 00:10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年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围绕严防严控严管婴配乳粉安全风险,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着眼源头治理、主动作为,创新采取婴配乳粉风险监测、溯源核查、非靶向筛查监测预警和规范经营示范创建
2025-05-14 00:08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为改善乡村消费环境,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满意度、获得感,近日,山东省菏泽市市场监管局、菏泽市消费者协会联合牡丹区市场监管局、牡丹区消费者投诉服务中心走进牡丹区乡村大集,开展消
2025-05-13 23:13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吴杰鹏记者吴采平)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湖北省小餐饮“清洁厨房”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教育引导湖北省小餐饮经营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环境卫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
2025-05-13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