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的诱惑 揭秘盲盒如何套牢消费者 作为一名盲盒爱好者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孙蕊记者田珍祥)近年来,盲盒秘盲盲盒引起不少消费者的惑揭盒何追捧,与此同时,套牢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虚假宣传、盲盒秘盲产品质量差和纠纷难解决等问题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惑揭盒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套牢《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盲盒市场调查发现,消费本应属于“潮玩”的盲盒秘盲盲盒,逐渐沦为一些商家套牢消费者的惑揭盒何工具,信息不透明、套牢饥饿营销、消费超长的盲盒秘盲预售期等问题频出。盲盒市场的惑揭盒何一些延伸服务,也巧立名目收费,套牢存在消费陷阱。
混乱的市场
上海市消费者程丽是一名资深盲盒玩家,日常除了工作,买盲盒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2020年12月,程丽在“潮玩族”小程序上看到有商家出售整盒泡泡玛特“密林古堡系列”盲盒。作为一名盲盒爱好者,程丽瞬间动心了。
“当时觉得这套盲盒较稀少,我就通过私信与商家聊价格。”程丽说,双方约定以900元的价格成交,先是通过支付宝支付了300元定金,商家通过“潮玩族”平台修改了600元商品价格链接,程丽想也没想就支付了600元预付款。
消费者从盲盒商家店铺门口走过。
盲盒商家店铺外的宣传广告。
然而,程丽没想到,商家已设置了“无需物流”的交易模式。2020年12月31日,还没有收到盲盒的程丽发现,她平台账户里的600元预付款已经不翼而飞。程丽第一时间向“潮玩族”提出质疑:为什么未经消费者同意,平台就确认了交易,将预付款划拨给了商家。几经沟通,“潮玩族”的答复更让她觉得不可思议。“平台告诉我,他们查询发现,商家电话是空号,注册也不是实名,钱已经被提走了。”程丽说。
买盲盒被骗让程丽很恼火,她向上海市警方报警,希望能将骗子绳之以法。同时她认为“潮玩族”平台有漏洞,应该负一定责任。但平台“没有漏洞”的回复让她感到失望。
购买盲盒,除了程丽这样的遭遇,更多的消费者则是遇到盲盒产品退换难题。记者调查发现,商家主打限量的盲盒产品销售模式,由于质量不过关和产品备品生产不足问题,常常导致消费者换货困难,引发消费者投诉。
25岁的梁思在河南洛阳一家大型企业从事会计工作。2020年10月,她通过天猫泡泡玛特旗舰店购买了一款标价为708元的“DIMOO圣诞系列盲盒”,就遭遇了盲盒质量问题。“收到盲盒发现,里面一只猫头鹰玩具的耳朵掉了,客服说帮我返厂,重新寄送一只。”梁思说,在等待半个月后,客服又变卦了。今年1月5日,泡泡玛特客服告诉她,原先的猫头鹰盲盒缺货,可以更换其他系列的基础款。梁思选择了妥协,但是2个月过去了,对方仍然未发货。“每次问客服,都是说反馈核实。”
市场上,除了“泡泡玛特”“1983”“52toys”“名创优品”等品牌生产的盲盒销售之外,一些盲盒市场的延伸服务应运而生,但有些延伸服务巧立名目收费。记者调查发现,与“潮玩族”相连的“潮玩购”小程序,在线上出售各商家推出的盲盒产品。消费者在“潮玩购”抽取购买的盲盒,如果是不喜欢的款式可选择退回,但只能退回75%的金额,平台会扣除25%的“回收手续费”。不仅如此,“潮玩族”小程序上,寄存“盒柜”也开始效仿丰巢快递柜,消费者购买线上预售盲盒产品后,寄存在“盒柜”中,有30天的免费保管期限,每超过30天则要缴纳1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各行各业商家都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都希望分一杯羹,除了最初的玩具市场外,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消费市场上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一些商家和平台的盲盒模式逐渐变味。一方面是盲盒质量参差不齐,商家存在虚假宣传等情况;另一方面是盲盒市场的“炒作者”助推了市场升温。
90后陈方是众多“炒盲盒”的玩家之一,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抢购新品,陈方注册成为了多家盲盒商家的会员。除了在实体店和电商平台购买,他还会在微信群或者一些二手平台进行买卖。陈方认为,现在盲盒市场已经变了味,交易中他也遭遇过骗局,关于盲盒到底有多大价值他也说不清楚。陈方经手的一款原价59元的隐藏款盲盒,最后成交价格高达近3000元。陈方说,炒盲盒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击鼓传花,快速变现”。
饥饿的营销
由于商家主打限量的盲盒产品销售模式,在市场上,一些热款盲盒似乎永远靠“抢”。记者调查发现,泡泡玛特盲盒抽到“隐藏款”几率为1/144,其他品牌盲盒产品,有的公布“隐藏款”几率,有的则不予说明。类似于抽奖的营销策略,激发了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商家通过打造系列概念,甚至设置更低的“隐藏款”进行饥饿营销。
而在盲盒消费市场中,预售也似乎成了“标配”,新品发售往往“缺货”。记者走访中发现,每当商家公布一些热门新品,线下商店店员均会告知消费者“店内已售罄”。
线下盲盒买不到,线上抽取盲盒的方式便越来越热。盲盒商家随即推出了更多预售的商品。调查发现,盲盒预售期有的1-2个月,有的3-5个月,甚至有的盲盒产品预售期长达半年。
盲盒产品的预售期等待时间过长也饱受消费者质疑。泡泡玛特今年2月26日新上市的一款“DIMOO暹罗猫”系列盲盒,官方给出的发货时间为2021年10月31日,预售等待期长达8个月。其他盲盒品牌,也存在预售期过长的现象,如若来盲盒2021年1月6日发售的一款“Nanci十二生肖”盲盒,预售期为90天。针对预售期过长的问题,北京消费者杜琳质疑,盲盒商家是“先收钱,再生产,完全是圈钱和套路消费者”。
在盲盒市场中,消费群体多为90后消费者。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购买盲盒的消费者一边抱怨盲盒质量不过关和预售期过长,一边又对盲盒疯狂追捧和购买。
上海消费者周杭告诉记者,泡泡玛特在2020年举办了STS展会,其中一款“DIMOO彩雨大娃”盲盒参与了泡泡玛特会员日活动,可以抽取购买权,限量240只。2020年11月7日,周杭抽到了购买资格,随后支付了全款1980元。“系统显示2021年2月28日发货,但我到了3月2日查看系统,还没发货。”周杭说,她多次联系泡泡玛特客服,对方才告诉她,发货时间需要延长一个月。“其间,没有任何通知和提示消费者,客服每次排队长达1小时,240只盲盒产品,四个月还生产不出来?”周杭质问。
火爆的代工
市场上多家品牌的盲盒产品均来自工厂代工。“盲盒热”也让代工厂火爆了起来。记者调查发现,通常一款盲盒产品,从3D建模至包装,成本单价为7元至15元。上海一家玩具厂有关负责人向记者称,其公司为知名品牌盲盒代工,3D建模和样品费为每款3500元,而模具费为每款3万元。“每款5000个,单价每个15元,不含税,含包装,这是我们给泡泡玛特的报价。”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调查中,几家盲盒代工厂家向记者透露,盲盒代工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设计稿的复杂程度,生产数量,生产规模对报价也有很大影响。
盲盒的销售玩法也已经不再局限于“潮玩”企业。许多行业的经营者为了快速“盈利”,也纷纷采用盲盒的营销手段,通过工厂代工制作盲盒产品,进而吸引消费者“掏钱”。一些玩具加工厂、工艺礼品公司也热衷于代工生产盲盒。深圳市一家工艺品制造公司也声称为多家知名品牌代工生产盲盒。“全部算下来成本大概15元左右,要看具体的数量再谈价格。”该公司李经理说。
在记者联系的另一家定制工厂的资料中,盲盒定做标价为4.6元起。调查中,不少盲盒代工厂均表示,对于PVC材质的盲盒,会提供质量检测报告以应对检查。互联网上,一些不具名的“黑代工厂”则表示,成本可以做到更低。“你要做高仿的话,价格可以谈,通常成本控制在4元至7元。”一名代工厂的负责人说。
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一些假冒、“三无”盲盒也混杂在其中。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购买到山寨产品和瑕疵产品。北京某高校的大三学生王琦在二手交易平台买过一款限量款盲盒,结果到手后发现是代工厂生产的假冒产品。“盲盒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现在进退两难。”王琦说。
(按受访者要求,文中程丽、梁思、陈方、杜琳、周杭、王琦等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24
相关文章
- 2月7日,以“龙腾虎跃闹元宵 助力亚洲冬运会”为主题的大型景区展演巡演活动在宿州市新汴河景区举行。活动由市文旅局、市新汴河景区管委会、埇桥区十番锣鼓艺术团等联袂举办,艺术团表演的省级非遗“十番锣鼓”热2025-05-10
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突破1万项 已实现在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植物源性农产品中全面覆盖
日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564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092项最大残留限量,完成了国务院批准的《加快完善我2025-05-10- 以云南铁核桃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法进行色素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对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云南铁核桃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2025-05-10
-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限量的要求也日趋严苛。为了打破我国浆果及其果酱制品出口的贸易壁垒,提高我国产品质2025-05-10
- 2月28日上午,副市长刘博夫率队调研市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刘博夫先后来到宿州市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宿州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情况,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他强调,加快农产2025-05-10
- 4月7日,娄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部署会,党组成员、副局长易清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分管局领导以及食品抽检工作和不合格问题)食品核查处置工作的负责人2025-05-10
最新评论